植物來源與基本性狀
白術:白術是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,其特點是根莖呈不規則連珠狀或圓柱形,表面呈灰棕色,質地堅實,斷面為黃白色或灰白色,具有獨特的香氣。
蒼術:蒼術來源于菊科植物茅蒼術或北蒼術的干燥根莖,其根莖呈不規則連珠狀或圓柱形,表面灰棕色,質地堅實,斷面黃白色或灰白色,氣香特異。
外觀特征
白術:白術為多年生草本,植株高約60厘米,莖直立,整株光滑無毛,葉片呈羽狀全裂,總苞為寬鐘狀,頂端為紫紅色。
蒼術:蒼術植株高挺,根狀莖平臥或斜升,形狀不規則,有疙瘩,莖端紫紅色,有細密絨毛,花期在6至10月,花色白或淺黃,果實卵形,多白色,帶細密絨毛。
藥性特點與應用
白術:性質溫和潤澤,味道苦而溫和,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利水、止汗以及安胎的功效,適用于脾虛食少、腹脹泄瀉、痰飲眩悸、水腫、自汗以及胎動不安等癥狀。
蒼術:性質較為燥烈,味道苦溫,具有健脾燥濕之效,適用于治療風寒濕痹和死肌等癥狀,對于濕濁內阻的實證更為適宜。
藥用歸經
白術和蒼術都歸入中土(脾胃)經,在治療風寒濕痹中,濕邪是主要因素。
白術與蒼術的聯系
盡管白術與蒼術在藥性和用途上存在差異,但它們同屬于菊科植物的根莖,均具有健脾燥濕的功效,在中醫藥中,兩者常被用于調理脾胃、燥濕利水等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