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癡人說夢”這個成語,源于古代寓言故事,用以形容一個人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,發表不切實際的言論或想法,其言辭往往簡單幼稚,缺乏邏輯性,聽起來荒誕不經,這種說法通常出自那些理智不清或情緒不穩定的人之口,其言論大多荒謬可笑。
成語詳解
拼音:chī rén shuō mèng
簡拼:crsm
成語解釋:癡,傻;夢,比喻虛幻的事物,原指對傻子說夢話,而傻子卻信以為真,比喻憑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亂語。
成語出處:宋·釋惠洪《冷齋夜話》卷九:“此正所謂對癡人說夢也?!?/p>
成語用法
用法:主謂式;作賓語;用于譏諷人。
例句:子牙笑曰:“鄧將軍,你這篇言詞,真如癡人說夢。”
成語演變
“癡人說夢”原本是形容癡人相信不切實際的夢話,后來引申為形容愚昧的人說出荒謬的話,在現代漢語中,它常被用來諷刺那些說話無根據、不切實際的人。
近義詞
- 白日做夢
- 想入非非
- 癡心妄想
- 荒誕不經
- 胡思亂想
反義詞
- 循規蹈矩
通過以上內容,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“癡人說夢”這個成語的內涵及其在語言表達中的運用。